当前位置:首页>科技服务>种养技术参考

葡萄园“以螨治螨”生物防治初见成效

来源:冕宁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:2024-07-23 16:37 【打印本页】 分享到:

截至2024年,冕宁县避雨设施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,年产值30个亿以上,是一项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。随着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推广,葡萄园二斑叶螨、红蜘蛛等害螨为害日趋严重,由于害螨体型小、隐蔽性强、食性杂、繁殖快等特点,发现危害时,往往叶片上卵块、幼螨、若螨、成螨各种虫态及代次叠加,防控难度大;生产中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,形成“控制效果差、增加药剂浓度及频次、害螨产生抗药性、防治效果更差”的恶性循环,甚至发现少数种植户整个生产季节,使用化学杀螨剂高达10-15次,为生产安全、生态环境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。

近年来,冕宁县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《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》和省农业农村厅《四川省推进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五年行动方案》的要求,及早谋划,连续三年,在葡萄园引进试验“以螨治螨”天敌防控技术,2024年示范应用16万袋巴氏钝绥螨(约800亩次)防治葡萄园二斑叶螨初见成效,释放捕食螨的葡萄园,有约80%防效显著,宣传带动作用明显,每亩至少减少化学杀螨剂使用5-6次,为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应用的样板,将化学农药减量控害落到实处,为特色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。